规则一:原来VC也讲等级 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多层级的,投资机构和企业的位置泾渭分明。在智慧方面大基金与小基金没有必然的差别,就像卡车司机不一定比跑车司机技术高超一样。 两者的区别首先体现在资金的规模上。大项目私募时金额已经相当可观、IPO时更涉及数十亿计的股票承销。其次是成本,不同水准的基金运作成本具有天壤之别。重量级不够的项目取得的投资收益根本无法覆盖大基金的成本。大型投资机构有摩根、凯雷、软银;中型的有联想投资等大陆、港台风投机构和刚刚进入中国试水的海外基金;小型基金多由海外证券机构或华人发起,对行业的专注度较高。 因此,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级别的风投机构不言而明。 规则二:越投越贵越贵越投 风投最先在国内“试水”阶段投资的项目一般只有几十万,100万的很少见。 随着中国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名声鹊起,专门投资中国的VC(风险投资)募集到的金额日益庞大。对VC来说,投资200万美元的项目与2000万美元的项目花费的时间基本相同。所以总的来说风投呈现越投越贵、越贵越投的现象。 但投资机构又有分散风险的理念,即将计划投入中国IT业的1亿美元分散投入到50家比集中投入到5家风险小得多,为此风投一般选择结伴而行。 另一种动机就是搭便车。一家机构花精力考察项目,其它机构直接跟进。被搭便车的机构不但不以为忤,反而将其视为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比如完成对项目的审查后投入1000万元,其它3家机构各跟进1000万元,对牵头机构来说等于以1块钱带动了4块钱,杠杆比为1∶4。 规则三:注重人脉 通过邮件发送的商业计划书,超过80%都将在5分钟内被否决。风投行业的条条框框本来就少,虽有规则但投与不投常在一念之差。而且在风险遍地的情况下投给朋友介绍的企业总比投给完全不摸底的企业强些。投行机构、专业中介机构、财经媒体和被投资企业构成了若干相互交叉的“圈子”。回过头来看,成功获得投资的企业中90%以上得益于圈内人的推荐。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险投资极为重视创业者的为人。所以,从熟悉且信任的人那里得到企业者的信息会得到风投极大的重视。 规则四:近地缘 北京和上海是最受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家青睐的地方。而海外的经验,比如在硅谷,一般的风险投资家只投资在方圆30公里左右的范围的公司。如果你想拿到这个风险投资家的钱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搬近一点。 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风险投资本身就是要如何去建立公司,如果风险投资家每3个月才去拜访这个公司一次,跟管理层用电话来沟通,那么肯定是没有效率的。你要跟其他的董事,或者是跟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有非常密切的接触,一个礼拜去拜访一次,去讨论一下业务发展的情况等等,才有效果。所以一般的风险投资企业都倾向于投在他办事处附近的一些企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