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红利逐渐消失,教育各细分领域“获客成本”必然持续上升,这将会给中小教育机构,特别是创业型教育公司带来极大的影响。2017年也将会是教育创业最后的一个窗口期。 过去的两年里(2015-2016),教育培训市场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据智研咨询2016年的报告显示,2010年-2014年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平均每年增幅为11.1%。而在2015年,教育培训市场增幅高达38.5%,从11985亿元增长至16600亿元。 从外部环境来看,大量投资涌入教育市场引发了中小教育公司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更重要的成因则是“教育+互联网+微信”的模式彻底改变了教育培训公司的打法,由此带来的红利期帮助各中小教育公司得以快速成长。而这个红利期在2017年将会彻底消失,2017年也将会是教育创业最后的一个窗口期。 “新东方们”的颓势 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好未来运营模式很像海底捞火锅,集团(公司)承载品牌形象,提供标准化产品+服务;分店(分校)只能辐射一片区域,承载着这个区域的宣传、销售、服务,创造收入。服务更多学生、扩大公司营收均需开设更多分校。 同时传统教育机构市场和销售非常依靠SEO&SEM、线下推广、电话销售,如校园宣讲会、产品宣讲会、传单、试听课、现场咨询等。以新东方为例,他们会在招生季度(3个月)投放一百余万张传单,俞敏洪一年排期180场讲座等。 这种模式的弊端有两点: 一是数量庞大的分校和管理人员提升了管理成本; 二是线下推广与SEM这种市场方法成本高、宣传效果弱、时效性短。更为致命的是,花高成本导流来的潜在客户,只能通过销售色彩强烈的电话拜访形式进行销售。 笔者曾做过涉及5000人次的市场调查,90%学生对于电话销售存在着抵触心理,83%的学生会拒接同一家机构的第二次电话,在这种情况下,电话销售很难进行持续的影响。某留学机构市场负责人曾告诉笔者,他们机构平均获客成本高达800元,而这仍属于该行业内较低水平,传统教育机构获客难可见一斑。 教育“+微信”成为破局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授课成为“新东方们”新的分校,帮助他们拓展一些过去接触不到的人群,但“在线授课”没有解决教育机构最根本的问题——管理成本、获客成本高,中小型教育公司并没有在这个进程中获利。 非教育从业者可能很难会想到,“微信”这个APP对教育机构的影响和帮助有多深刻,以至于完全颠覆了教育机构原有的运营模式。笔者从腾讯官方报告中引用几个数据:2016年下旬,微信日活用户为7.68亿,17-25岁用户约为3.4亿,3.84亿用户每天使用90分钟微信,4.45亿用户每天会看朋友圈,3亿用户每天会看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从2014年805万增长至2016年1777万个。 在这个大环境下,微信成为了教育机构完美的营销工具:用户数量大而且精准,使用时间长,没有营销形象,大量用户通过微信来获取信息,运营规则较少。 教育机构依托微信平台的新式运营模式: Step1:依靠多种方式获取流量。以优质内容、学习资源等等方式作为卖点,将流量转化至微信公众账号,使其成为公众号粉丝,制造长期接触机会 Step2:降低营销色彩。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策划活动等办法,隐形输出品牌形象、产品信息,完成公众号粉丝到潜在客户的转变。 Step3:通过讲座、送礼包、微信群、送福利等方式,诱导公众号粉丝添加教育机构微信个人号(通常为活动助手、咨询顾问等形象)。 Step4:运营微信个人号,实现被动营销,降低潜在客户流失率。同时以“自然人”的身份向潜在客户免费服务,隐性推销机构课程. Step5:周期性提供免费“咨询”完成销售签单。 在“教育+互联网+微信”这种新的运营模式下,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依托互联网完成宣传、销售、服务的全流程。微信既是粉丝/潜在客户的载体,又是宣传的重要工具。这种模式有几种优势: 1、长期“去销售”式营销,降低潜在客户流失率。传统教育机构“市场+销售”的运营模式因为缺少与客户的长期接触机会,往往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签单付费,否则客户便会流失。而借助微信平台,可以实现与客户的长期接触,通过持续的“免费服务”建立信任关系,最终实现付费产品的购买。笔者曾接触过一个学生,持续关注我们平台近两年的时间,和我们多位同事有过接触,最终主动找到我们报名了5万余元的服务项目。 2、“优质内容”等价于“市场费用”。教育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内容经济”,客户希望通过受教育(高质量内容输入)来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收入)。在微信体系上,“优质内容”有良好的展示效果和易于传播的特性。高质量文章或“爆款文”可以在一夜之间帮助公众号涨粉万余,从笔者运营经验来看,对于体系完整的教育机构,每个真实粉丝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平均能带来100元的收入。对于创业教育公司,可以把“优质内容”当成市场费用,来完成原始资源的积累。 2017的困境与机遇 2014、2015年是微信营销的红利期,红利主要来源于微信监管不严与竞争对手较少。早期在微信公众号上,通过诱导分享可以0成本实现数万人的涨粉,同时尚未有成熟的基于微信的运营模式,将微信平台视为营销重点的教育机构较少,也因此给了无数教育创业公司“野蛮生长”的机会。 随着“教育+互联网+微信”模式的成熟化,仅靠2-3个人的团队就可以0成本实现推广、招生、授课的全流程,而且教育行业成长性、现金流、利润都非常可观,因此在2015年经济与创业环境遇冷后,教育创业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以笔者所处的职前教育行业为例,2014年同类产品3-5个,2015年下旬同类竞争产品有近10余个,2016年下旬我们做竞品分析时,同类产品有50余个。教育诸多领域早已进入零和博弈的红海,微信带来的红利,随着微信公众号监管的加强和微信用户规模增长减缓,正在逐渐消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