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只华侨投资基金18日落户天津滨海新区,将重点投资于滨海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项目。从设立中国首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到配套措施日趋完善,天津正在借中国政府赋予的金融创新优势向全国基金中心迈进。 “华侨投资基金的成立,是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举措。”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梁淦基介绍说,基金筹委会将继续进行全球筹资,现已募集30亿元,争取在今年9月使基金规模达到50亿元。 “天津在建设全国基金中心的道路上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扶持。”南开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刘澜飚认为,随着滨海新区承担起探索改革路径的责任,基金设立与发展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006年底,首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在天津设立。一年之后,渤海产业基金在各方关注之下签下首个投资:向天津钢管集团注入资金约15亿元,以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几个月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滨海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其20亿元的规模将采取“母基金”的方式运作,重点吸引国内外投资业绩突出、管理经验成熟的创业投资机构进入滨海新区,力争带动直接投资500亿元。 记者从天津市金融服务办公室获悉,除国务院特批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外,目前在天津设立的各类私募股权基金已超过30只。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多次提出,天津要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力争成为各类非证券类基金相对集中的地方。 配套措施的日趋完善也体现出天津向“基金中心”迈进的步伐在加快。中国股权投资基金业的首个自律组织——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于去年成立,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自律规则,监督检查会员行为,制止行业不当竞争,开展投资者教育等。 同时,天津政府积极推动股权投资基金与企业的对接。继首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成功举行后,今年6月又将有500家国内外投资机构、私募基金和1800家成长型企业,在天津通过“资本对接”参与全球资本流动。 刘澜飚认为,天津滨海新区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实业发展水平有限,基金中心的出现将聚集起国内外资本,吸引大量企业落户天津,使滨海新区走出一条资本与实业互动的金融创新之路。 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到滨海新区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各类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把天津逐步建成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行、管理、交易、信息和人才培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