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经济建立和发展早期阶段,其初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投入量,其后主要取决于资本的积累和集中的程度。20世纪50年代后期,传统经济部门的技术日益成熟。因此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管理要素(包括对营销学的研究和利用)的改善,通过改善管理而不断实现投入要素的节约,从而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70年代后期以来,在经济发展的投入要素中,技术要素占据了其产品的竞争能力。 同时,新技术不断导致新产品、新产业的产生,经营不再被动地取决于市场上的需求,而开始了对需求的引导,对市场的改造;市场反过来又对提出更多的需求目标,拓展更宽的市场环境,因此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一互相适应、互相依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结构的集中大型化和内部管理的分散小型化,企业经营运行的规模化和多元化,呈现同时并存的两种趋势。这种多元经营的经济发展趋势,迫切要求企业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孤立的、单因素、静态式的经营方式,代之以一种全过程、多向性、系统化的经营运行,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2)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不能根据市场信号及时调节其经济活动,不能自觉而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即使人为地干预资源的配置,有意识地对企业加以保护,也难以使新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之所以难以成为市场的主体,究其原因,就是企业的经营机制还没有得到根本转换,企业结构失调,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持续下降,因此,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实现经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仅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进行深层次实质性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主体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育健全的一个基础条件。 (3)实践证明,当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它所面临的是全新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规则、不同的顾客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政治体制、社会需求、法律制度、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使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随一个或几个不可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确定性。国际市场复杂的经营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经营竞争,要求企业必须突破原来仅仅经营单一品种结构的被动局面,瞄准更广阔的社会需求领域,扩大尽可能多的经营品种,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态势和实力。这种突破不仅是要突破仅仅局限于有形产品的范围,而且要逐步进入到技术、劳务、金融、信息等无形产品的经营领域,扩大贸易手段,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更有效地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际能力,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