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妈妈,李萌最近很郁闷。“我给孩子下载了一款在线学习软件,本来想让孩子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但让李萌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不但没有用这款软件来学习,反而用软件玩得不亦乐乎,连学习都耽误了。一些在线教育APP,交友圈、失恋圈等完全不设限,小学生可任意加入。(11月20日《法制晚报》) 诚然,在线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为教育资源欠缺地方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缓解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缓解了教育压力。但是,层出不穷的在线教育平台也是“鱼龙混杂”。 据央视报道,开办在线教育app几乎是“零门槛”,无需资质审核,无需登记备案,只要支付一定的租赁费,个人便可以开办在线教育平台。这也就意味着提供答案者的教育资质“扑朔迷离”,答案的正确性更是难以保证。此外,一些平台宣称的“8500位专属名师”、“98%来自名牌公立高校”、“60%任中高考出题阅卷人”等宣传,与事实不相符,存在“虚假宣传”。中小学生经验和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将app提供的内容试做“珍宝”、奉为圭臬,也就无形地接受了其中存在的错误答案和观点,这会在今后带来一定的学习障碍。 此外,有的App中夹杂的“小黄文”被贴上了“优秀作文”的标签;设置的本该用于交流学习体验的“同学圈”变为“互撩宝地”……以促进学习为初衷的App似乎变了味。青少年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难以辨别,易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诱惑,长此以往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在线教育乱象频出的现状,要整治其中的“鱼”,关键在“管”。一方面,制定相关条例,对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的平台进行严格的审核,完善“入驻老师”的资质审查制度,以确保其提供内容的品质;另一方面,加强对于此类平台的监管,督促平台删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对于屡教不改的给予资金处罚或必要的行业惩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于青少年的培育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松懈的,也希望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能承担其社会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李月莹)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