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的高成长和高风险是相伴相生的,特别是技术型创新企业。据美国盖洛普(Gallup)公司2015年初做的调查,美国每年诞生的新企业约40万家,而破产、失败和死亡的企业达47万家。另据一家叫作StatisticBrainResearchInstitute的机构的统计,根据行业来看,许多行业的初创企业在4年后仍然存活和运营的比例也就在50%上下,信息行业更是只有37%。可见,技术型创业企业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初创企业在成立头几年的时间里往往失败率激增,之后逐渐变得平稳,到第10年时破产率高达71%。英国《每日电讯报》也作过一项调查,英国创业企业中超过50%在5年内“死亡”。可见,创业失败率高在任何国家都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全球公认的“创业之国”以色列认为,创业95%都会失败,但剩下成功的5%就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因此创业环境比较优越的国家都很注重培育宽容失败的文化和氛围,并制定和建立有利于创业者再创业的政策和制度。通常来说,创业失败后有以下几种处置方式。 一、破产重组 既然创业失败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那么制定有利于创业者东山再起的政策和法规就非常合时宜了,使得创业者一般情况下不至于因创业失败而一蹶不振甚至倾家荡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并引导创业者再创业。 比如美国的破产法有十几个章节,其中最主要的是第7章和第11章,第7章讲破产清算,第11章讲破产重组。如果创业者创业失败后无力偿还债务,但是还打算继续经营或东山再起,就可以按照第11章363条款申请破产保护重组,企业可以在破产保护框架下继续运营,企业管理层也可以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公司股票和债券也可以在市场上继续交易,但公司所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得到一个破产法庭的批准,公司还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这种安排给予创业者(债务人)和债权人较大的灵活性。它具有如下好处: 1.尽快申请破产保护可以赢得时间,一旦申请了破产保护,破产法庭就自动冻结各种债务,也就是说债权人此时无权逼迫创业者(通常也是债务人)偿债,创业者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下一步怎么办。 2.申请破产保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免除部分无担保债务,比如一些无需用不动产抵押的债务(如信用卡欠款等)。担保性的债务如房屋抵押、汽车贷款等另当别论。 3.破产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在多数情况下,公司继续经营比关闭清算更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大多数企业(包括创业企业)破产后都会按照破产法第11章申请重组,而不是按照第7章进行破产清算,因为如果按照后者,公司全部业务必须立即停止,由破产财产托管人清理公司资产,所得资金用来偿还对投资人或债权人的债务。 当然,如果破产重组方案不被债权人认可,或者重组计划不能带领破产企业走出困境乃至迈向成功,那么企业最终的宿命可能还是会遭到破产清算,甚至可能要将创业者个人的财产(包括房屋等不动产)都赔上,这是最坏的结果,当然也是最后的选择。 二、为其他企业所并购 在西方国家,并购非常普遍。破产的创业公司可能有许多亮点,比如技术、人才甚至是商业模式,因此并购的公司可以获得新的技术、新的领域和新的团队,同时也承担破产企业的债务。这样对创业者(通常是债务人)、投资人(债权人)是双赢。也有助于创业者日后重新开始。 三、建立再创业培训机构 韩国在一些主要地区开设了“再创业士官学校”,通过帮助创业者分析失败原因,提供再创业教育,提高再创业成功率。韩国还在一些地区设立“再挑战综合支持中心”,加强向再创业企业提供咨询及金融支持。在给予再创业资金支持前,帮助企业完善再创业计划。在资金支持后,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建立销售渠道等支持体系。在建立了上述两类机构的区域,建立“再挑战企业集群”,构建以再创业企业为核心的支持体系。通过未来部、中小企业厅等机构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区域支援中心,联合推动再创业支持项目,创造协同效果。 此外,为了解决再创业企业资金短缺和减轻投资人的担忧,有些国家还积极拓展海外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一种宽容失败的文化和氛围,给创业失败者和后来者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 四、拓展海外资金 以色列是世界上创新创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除了本国的风头企业外,以色列政府还积极为创业者吸引海外资金,比如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国投资者的投资损失保护机制,若风险投资失败,中国投资者可享受10%~15%的损失补偿。具体做法是将赔偿的资金打给以色列风投企业,使得作为合作伙伴的中国投资者获得相应的补偿,每支基金可获得的补偿款最多为5000万美元,而以色列政府每年会为此拨付大约2亿美元。据统计,2015年,以色列企业获得的融资中超过8成来自境外。 五、培育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加州硅谷,有着对创业失败包容的环境和文化,据硅谷一位知名的天使投资人说,在硅谷,99%的天使投资都以失败告终,失败多数发生在创业的第一年,而等待一个项目成功,通常需要7年以上。但硅谷独特的多元和包容文化使得创业失败这件事看上去并不那么严重,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宝贵财富。比如Google曾有过多次失败,花掉很多钱,耗费了多个项目仍然不成功,但始终没有要求任何人承担决策或运作失败的责任,更没有处罚过任何人,一直在坚持尝试坚持投入,直到后来获得成功。失败的创业者在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后再次创业的成功率可能就要高很多。硅谷一些风投公司在向目标企业注资前也要看该团队有几次失败的经历,而在以色列,政府有意营造宽容的创业氛围。比如举办创业讲座,不仅邀请成功企业家和大家分享成果,也邀请失败了的创业者谈感受、说经验,让民众接受创业可能失败的现实,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得在很多国家被认为是无业游民的创业者,在以色列却成了明星,尽管他们经常面临失败。这个国家和政府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环境鼓励他们创新创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