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男女生育年龄都在往后推迟,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都市,女性生育年龄已经平均提高到了29岁。而这个年龄阶段,也正是夫妻双方在事业追求上迈上新台阶的关口。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既“省心”又“保质”地养育孩子,就显得尤为艰难和可贵。 为此,乐融儿童之家组织了数百次的父母学堂,包括婴幼儿潜能开发、语言开发、行为干预等课题,学习对象包括父母、祖父母、保姆和其他看护人员。学员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从大家咨询的话题来看,可以发现以下一系列问题: 1. 对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不足 大家对0到2岁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仍旧以最基本的“吃好”“喝好”“睡好”“乐呵呵”为重点。一谈到“教育”,就误以为是学知识,很难意识到其实人生无数美好的习惯、美德、潜能发展,都是从0岁开始的。 2. 割裂地看待“养”和“育” 即便了解了教育从0岁起步的重要性,还是会割裂地看待婴幼儿的日常看护和综合潜能开发,没有意识到“养”和“育”在婴幼儿阶段是密不可分的。传统观点认为,“育”一定要有专门的教室、专门的老师,但在我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是课堂,每一天的“吃喝拉撒”都是我们不可复制的天然教程。 3. 缺乏实操性的育儿理念指导 的确,目前的图书市场上,也很难找到如何在婴幼儿日常生活细节中植入教育理念的书籍和视频。偶尔能搜到一些给孩子洗澡、换尿片的指导视频,也大多是从安全看护的角度涉入,或是从商业角度宣传母婴用品。如何改变孩子“被洗澡”“被吃饭”的“被动”生活,提升婴幼儿的“参与权”,培养积极、自信、独立的宝宝,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4. 阶段性焦虑 由于缺乏对0到2岁婴幼儿综合潜能发展的了解,家长通常会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过度关注婴幼儿的体能发展,缺乏对他们认知、社交、语言发展的重视。比如,孩子六七个月的时候会关注是否能够爬行,1岁时担心是否会独立行走,以及开始担心孩子的语言发展,很在乎是否会叫爸爸妈妈;1岁半开始为孩子的社交“发愁”,疑惑为什么孩子不主动跟人交往;孩子接近2岁时,又担心被宠得太厉害。我们确实需要帮助看护人全方位地了解婴幼儿综合潜能的阶段性发展指标,让他们能够沉着育儿。 5. 隔代养育的相关问题 社会的高速发展致使大量非亲生父母成为婴幼儿的主要看护人(祖父辈、保姆),他们相对缺乏先进的“养育”理念和方法,而出于责权问题,又大都以过度保护婴幼儿为特点。“过度宠爱”或“怕担责任”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婴幼儿的发展。 6. “独一代”养育二孩的困境 新的生育政策出台后,很多80后“独一代”开始考虑是否要终结子女的“独二代”命运。但由于自身缺乏同龄人陪伴的成长经历,80后父母面对多子女家庭的教育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如何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保障多子女的优生优育,让很多父母陷入了困境,甚至放弃了再次孕育新生命的计划。 7. 对儿“早教”的误解 ECD(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意为儿童早期发展,其核心是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他们心智、情感的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而到了国内,ECD却被翻译成了“早教”,导致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必须得“教”,“教了才会”,“孩子喜欢得学,不喜欢也得学”,家长的结果导向型心理很严重。这也是亲子中心“主题”课程很多的原因。但是,我们更应当关心的是孩子们的个体化差异。以孩子为核心的“非主题”教学,也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特别是对于正处在对世界充满无限好奇的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观察孩子,多适应孩子,多配合孩子,以“不教为教”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回答以上这些困惑,我大胆地提出了针对0到2岁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PREC看护理念和方法,主张把生活中的每一次看护,都当作鲜活的教育课堂,来陪伴婴幼儿的成长。 在我看来,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言,他们多数都还由成年人看护陪伴,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既是他们不可回避的环节,同时也是最频繁的亲子互动过程。如果我们能改变婴幼儿被换尿片的体验,被强喂着吃饭、被拍打着入睡、被迫分享玩具的体验,让他们一起参与到过程中来,多跟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反馈,我们或许能收获更高效、轻松的“双赢”式育儿体验。从长远来看,也能培养出更自信、独立、快乐的孩子,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郭曼妮,《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作者,乐融儿童之家总校长 相关书籍 《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