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签约成为内容数字化版权采购战略合作伙伴,汉王还是没能避免版权问题的困扰。
日前,汉王公司又被中华书局告上法庭,原因是中华书局认为汉王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其制作发行的产品中收录中华书局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并向汉王公司索赔92万余元。 原告中华书局在诉状中称,1959年到1978年间,中华书局从全国范围内调集百余位文史专家,对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种纪传体正史(即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并陆续付诸出版。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出版发行,被誉为“新中国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同时上述作品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品牌著作和读者心目中的权威范本。诉状还称,2005年8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了(2005)高民终字第442号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确认了原告享有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著作权。但被告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发行的四款电纸书(国学版)产品未经许可,擅自收录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 而汉王公司则喊冤,声称所收录作品系从第三方版权公司购得。汉王与北京国学时代公司于2008年签订版权授权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国学时代公司将其自行整理、制作并享有著作权的国学电子出版物《国学备要》授权汉王预装到相关电纸书产品中。汉王按照每套作品50元的价格,向该公司支付版权使用费。汉王科技资源运营部负责人陈少强表示,汉王至今已为此支付了40多万元版权费。 据了解,由于古籍没有文字内容的版权,只有点校(标点符号)权,目前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评判标准。鉴于双方关于作品是否侵权的实质性对比无法当庭完成,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决定休庭,择日继续审理。 内容版权成电纸书发展瓶颈 二次庭审至今仍未开始,但此次汉王电纸书的版权纠纷事件无疑将电子阅读器的内容版权问题又摆上了台面。 业内人士指出,电子阅读器的发明催生出一整条产业链:上游是作者、出版社等内容制造商;中游是在线阅读、版权平台;下游是众多电子阅读器厂商。电子书阅读器本身是一次性的消费商品,而真正持续其生命力的是它所承载的内容。 在美国,亚马逊公司于2007年推出的Kindle阅读器占据了大约6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索尼的Reader阅读器,市场份额为35%。而事实上,索尼是最先开始在市场上卖电子阅读器的厂家,而Reader之所以输在了Kindle后面,正是因为索尼没有亚马逊背后强大版权市场的支撑。 正如索尼所遭遇的尴尬局面,一直以来,内容版权被认为是电纸书能否占领市场的发展“瓶颈”。事实上,早在去年有国外IT巨头声称要进军国内电纸书行业时,还令汉王感到有些紧张,但直到今天他们都没有产品上市。汉王科技副总裁朱德永分析称,在电纸书产业链之中,版权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如果版权问题没处理好,产品刚上市,就被出版商找上门索赔几百万,那就只有关张了。 电纸书产业链有待完善 据了解,去年汉王电纸书的销售业绩为5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95%。今年预期销售量大概为200万台到300万台。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指出,当前电纸书产业的现实是:服务平台、网络运营商、终端都开发出了金矿,只有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内容创造者收益最少,这是数字出版产业还没有完善的表现。 针对这一现状,今年初,汉王推出“二八分成”方案,即所获收入进行二八分成,内容商得到八成收入,汉王收取二成的服务费。目前该方案吸引了包括磨铁图书公司、华文天下图书公司在内的50家出版社的合作。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其预置到终端设备的图书,还是可供下载的在线平台“汉王书城”的图书资源还都非常有限。 除汉王外,国内还有盛大、方正等公司都在从事相关业务。网络巨头盛大近期宣布建立“一人一书基金”,盛大公司将逐年分批注入1亿美元,补贴电纸书硬件企业和版权内容,并与首席伙伴云中图书馆合作,推动正版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盛大子公司果壳电子负责从事电纸书开发工作,但相关产品并未上市。 方正旗下的子公司阿帕比专门从事图书版权运营,据相关资料显示,阿帕比每年新出版电子书超过6万种,300多份报纸应用阿帕比技术发行数字报。目前方正已向中国移动和宏碁等公司提供内容服务,同时还推出了方正文房系列电纸书。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表示,目前电纸书市场正呈现烽烟四起的态势,为了引导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新闻出版总署将在对电纸书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规范市场行为。 业内人士建议,一要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数字出版技术企业的发展,因为推动数字出版的进步必须依靠科技。二要建立产业联盟,制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稳定发展。三要重新立法,因为原有相关法律已经不适应目前时代特点,只有行业联盟和法律有机结合,整个数字出版行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