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召开后,我市启动实施了“回乡创业工程”,省委书记汪洋更是作出了“强力抓好招商引资,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批示。当前,全市上下正抢抓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全力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作为一名梅州干部,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知位明责、历练能力,做好服务回乡创业工程的“孺子牛”。 第一,处理好“压力”与“动力”的关系,细化科学的考评制度。现阶段的招商引资竞争性强、排他性高,干部工作压力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找准突破口,善打“回归牌”、“生态牌”和“文化牌”,把我市创业乡贤多、生态环境好、文化底蕴深等优势展示出来,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单位和个人招商基础、职位大小等差别,细化科学的考评制度,做到奖勤而不盲目,罚懒而不苛责,保护好干部招商引资的热情。比如我们桃尧镇属于梅县“四大板块”中的现代绿色产业板块,镇党委就弱化工业项目考评,强化绿色产业考评,抓住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加强基层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了“游王寿山的湖——品鸡冠山的花——赏桃花源的景——观张民达故居的楼”的绿色精品线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二,处理好“感情”与“规律”的关系,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我市一些干部还停留在简单的以情招商层面,即通过找老乡、同学等牵线搭桥,注重对客籍企业家的情感投资。这样做无可厚非,也不乏成功之例。但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利润经济而不是人情经济,客商能否落户梅州山区,归根结底是受利润驱动。目前,其他市都在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我市干部更应按照产业集聚规律,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将“五通一平”等基础设施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期开工,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要让客籍企业家一踏上梅州的土地,就能感受到亲商、安商、扶商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和物流环境,使他们带动更多非客籍企业家乐于在梅投资创业,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第三,处理好“愿望”与“能力”的关系,打造一流的服务水平。经济上从小生长于小农经济土壤上,政治上长期工作在计划体制下,文化上生活在古中原文化和山地文化的杂糅中,导致我们的干部群众缺乏崇商重企的情结。我们的干部应该常反思,怎样把愿望转化为能力,怎样与现代企业家进行交流沟通。笔者认为,我们的干部要强化本领意识,打造一流的服务水平。例如工商、建设等业务部门干部,要强化学习各种招商引资法律法规,创新完善办事办证方法,简化客商行政审批程序。比如像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就要在现代绿色产业的招商引资中,妥善做好政策宣传、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工作,让客商能够合法便捷地投资创业,从而更好地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