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之害 很多建材经销商面临同样的问题,库存太多,成为心头之痛,有的公司用了数千平方的仓库专门堆放这些产品,越放越不值钱,最后将原价100多元一片的存在色差的地砖以10元一片的价格卖给附近的工厂铺地了事。现在的营销环境下,企业的净利润已经下降到7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库存的年增加额也接近销售额的7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忙了一年,赚了一堆货,来年业绩增长需要增加的资金还得继续借,难怪现在的老板天天谈库存,毕竟,库存过大,导致资金链濒临断裂,员工大量流失,关门大吉的情况是谁都不能忍受的。 库存从何而来 社会流行的装修风格众多,要求上游的建材不停的更换花色,一个花式又有多个颜色,形成一个系列,展示时为了展示效果,必然系列化展示,这样库存必然多样化,然而,销售总是不均衡的,有的花式从第一次上样到撤下后都没卖出几单,就会造成仓库的库存,这种情况还是属于普通的滞销品。还有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存在小色号的产品,同服装一样,同样一个颜色的产品,每一批次的产品都是存在色差的,而在铺贴地面的过程中,是不能允许有色差的。所以,一年下来,各个款式卖剩下的小色号产品会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运营过程中的失误也会带来库存增加,切割加工出错,搬运损边角,色号出错,帐实不符导致丧失销售时机,货物放错地方,错过销售期才找到…… 依靠上游企业的战略调整:规划产品 诺基亚手机是时尚品,也强调变款式,但是,诺基亚的在产款式是固定的数字,保持在20款左右,通过不同的系列和价格段,锁定了不同的细分市场,然后将产品从高端上市开始有结奏的降价,直到成为街机,完成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对比诺基亚做主流市场的产品规划和节奏,建材企业似乎在做长尾市场,在规划产品时就犯了一个错误:主流市场是有限产品选择,而不是长尾市场的无限产品选择。 可能很多人会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所有的企业各自推出的花色并不是很多。但是,从全行业来看,长尾市场的特征是明显的——市场裂片化程度高,产品款式多而单款规模小。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跨越自己的资源瓶颈,形成跨行业联盟,形成更好的产业环境。现今的事实是,家具,瓷砖,灯饰,橱柜,家装公司,在同一种风格下,一个行业的花色和另一个行业的花色无法融合,凌乱而冲突的声音无法引领风潮,形成当红风潮。建材业应该由各子行业中的领袖企业形成联盟,发现早期的消费趋向,共同推出当年主推的风格和元素,吸引媒体介入,形成当年的几类流行风向标,接着,跟随型消费者纷纷加入,这一波潮流终成气候,实现了消费者效用和企业效率的平衡,即满足消费者选择需求,企业有单款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专卖店固定的展示位数量,高中低端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带基本是不变,一款产品先从高端上市,通过设计师渠道推广,1个季度后降价转入大众市场,通过专卖店主推,最后进入特价市场,通过小区渠道和其它特价渠道甩清尾货。从根本上大大降低常备货品种数量,降低滞销品库存。 用运营解决问题:向仓库管理要效益 陶瓷企业的滞销品库存,有很大一部分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或者说是失误造成的。库存管理通常是并发症,绝不仅仅是滞销品库存多一个症状,一定还会有出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人员心气低,货物损耗大,帐实不符等症状,这些都是企业的历史造成的。降低滞销品库存最为见利见效的选择莫过于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建材经销商中的“优等生”无一例外是资源拉动型的,靠的是“三大法宝”:产品占位,垄断优秀店面,卖场气氛营造。而对于管理,以前一直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认为管理会制约执行速度,反而成为成功的障碍,而要想降低滞销品库存,就必须做管理的细活。 有3个关键要素可以帮助建材企业成功的搞好库存管理:文武官互调制度,工作切分,流程固化。 其次,要进行工作切分,解决瓶颈和效率问题。陶瓷企业的库存管理不善,大多数是失误造成的。而造成失误的起始原因往往都是因为工种不足,一个仓库只有两个工种——搬运工和仓管。原来公司创业的时候,一方面因为规模小,花式少,工作复杂程度有限,另一方面出于成本压缩的考虑,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库位管理,搬运工往往需要记住一部分的产品位置,这种就导致了搬运工这个岗位的高要求,要求有很强的记忆力,又要搬运货物。最终是招不到合适的人,原有的员工有伺无恐,月工资不断上升,日均搬运吨数不断下降,士气低落,最终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公司内部无人愿意接手处理。一定要设立搬运工,理货员,仓管员,账务员,仓库主管5种职位。搬运工专职负责搬运,理货员负责出入货的对单与核算,退货的处理,库位的变更和卫生。账务员管记账,仓库主管总负责并且分管加工类产品的数目和残损品的处理。整个仓库才会重新运转良好,在实践中,搬运工从月薪制改成计件制,最后改成外部员工,搬运成本从9元/吨下降到7元/吨,节约的成本完全足够支付增加的岗位工资,搬运工也通过积极性的发挥,收入从每月1600元上升到了3300元.(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