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个人检验自身综合能力的过程,也是走上自我梦想之路的开始,在中国这种“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传统思维指引下,只要工作时间稍微长一点,没有不想创业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这条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同时也遍布着各种不为人知的陷阱:在公司里做的好不一定能创业,创业好的不一定适合做守业型公司的管理。这里是一个悖论,对立而又统一。 创业,往往是从头自己着手一点点建立一个经营管理体系框架,而守业,则往往是在已经设定的框架内运作日常管理。有很大的差别,不同企业的人出来的去创业也有很大差别。为什么从外企出来的综合素质很高、待遇很好,但是往往不适应国内民企?就是因为与守业能力来比,往往创业型企业所要求的综合创新能力更为重要,如果没有规则就要你去创造它。 创业之初,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是从低点起步,缺乏钱、缺乏人、缺乏各方面的资源,投入资金除了产品、租赁、工商费用、人员工资之外,几乎是一穷二白。我问过不少创业的朋友,说你如果亏损,现在的资金能支撑多久,回答我的,最长的也不说是半年,也就是说,半年,对于很多小投入小产出的创业者,这是个亏损的时间极限了。不要觉得这个时间短,其实很多经营者达不到这个时间,有些是还有资金可支撑,但觉得盈利无望,就自动退出了。 我举个例子,以前我在山东财政学院附近住,观察过大学附近小区临街小商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能开住的,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商铺,常年始终是处在开开关关的过程中,今天开了,好,明天关了,这个门脸今天是卖手机贴膜的,明天可能就是卖兰州拉面的,来来往往,不亦乐乎。很多学生都说,这个地方濒临两大学校,山东财政学院、济南大学东校区,好几万学生,日日夜夜,川流不息,这个地方的门店能多赚钱啊,但实际上却是如此。 创业之初,很多人没有没有过公司的全面管理经验,创业同时往往也是个学生,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不要讲你做过部门经理、销售总监,就是做过公司的老总,重新创业可能也面临许多新的、从未接触过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创业只能输一次,输一次就会损失很多的钱了,所以我们做营销的时候,要更加审慎的去做事情。我建议你先对你的客户和竞争对手做市场调研,规模越小越要做市场调研,否则“走路不看路”的人,很容易掉到深沟里。做做市场调研,就能了解同行业的情况,他们的价格、服务、拓展业务的方法、陈列、成本等,参考中建立自己的营销策略。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创业的首要问题,是实现盈亏平衡,其中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就是前面讲过,因为缺人、缺钱、缺资源,没有客户积累、没有品牌效应,一切从零开始,如何在现有的三无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营销,突破创业的进展艰难的困境? 我们讲,要对你的资源分配做出计划,树立自己的营销目标,用低成本营销方式、去做你自己的销售。 所有要面临做营销计划的的人,张口第一句就肯定是你给我什么资源?首先,在营销之前,对现有的资源列出规划,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对于创业者来说,往往只重视手中的现金和产品,但对于无形资源,比如公关、人脉、新闻等资源更应该重视。 首先,从经营过程来看,一般一开张就业务滚滚而来的新店、新公司是比较少的,大多需要有一个积累过程:即--通告、认识、信任成交。所以,在做资源分配的时候,要注意在创业开始的各个阶段,根据进展情况分配资源,并且审慎的评估每一次投资的效果。 尤其是我们北方的老板,很多人喜欢一开业就搞大鸣大放大字报,做不做庆典?上不上报纸?虽然资金很紧张,往往老板也不评估这些投入的效果,头脑一热,一咬牙,上吧!其实在开业之初,如果你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不是特别自信,不建议你做大规模宣传,何妨有个试营业阶段,磨合你的营销策略。 新公司,新店面刚开张1个礼拜甚至到1~~2个月内,做的大多还是告知性的广告,让你知晓、知道、留下印象:喔,街角刚开了一家美容院,有促销活动,或者是听说有个公司现在专供高档打印纸,送货上门,不错。在这段时间内,会有一部分消费者产生尝试性的试用,并且根据消费者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体系(价格、促销、渠道等),但一般量不会大。之后,随着你对你的客户需求和生意规则的了解,以及对自己优势劣势的充分理解,才有产品、价格、策略的调整,整体的营销定位才比较成熟,我认为大部分的宣传资源支出,应该消耗在业务定型之后,而不是开业的大张旗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