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近期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期从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开拓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动服务机器人试点等十个方面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直击机器人痛点 三部委多管齐下规范产业发展
低水平重复建设,高端产业低端化,重招商引资、轻自主创新,重主机组装生产、轻关键零部件制造,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这些是在2016年年末由工信部、发改委和国家认监委发布《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的,近年来各地方发展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为此《通知》还明确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开拓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动服务机器人试点等,从十个方面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在此之后,工信部还印发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以推进工业机器人规范发展。 快进下的忧患 《通知》表明,此举是为实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简称为《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根据《规划》,我国机器人产业到2020年产业具体目标: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国产工业机器人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市场300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8万小时、服务机器人接近国际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5大零部件可靠性接近国外同类水平、平均无故障时间8万小时)、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完成30个典型领域集成方案)。 实际上,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行业咨询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中国工业机器人2016年到2017年的销量增速分别为23.9%、25.8%,2017年机器人销量将超过10万台。 据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孙峰透露,2016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高速增长,产量达到56604台,比2015年全年产量增长71.5%。根据机器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与保有量将分别超过15万台与80万台,到2025年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 无疑,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服务机器人也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发展滞后,空心化、低端化、边缘化等问题凸显,尤其是产业发展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开始显现。 孙峰指出,在机器人产业热度不减、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人士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诸多新动向、新问题。如: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部分自主产品品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急需加强;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隐忧显现;本土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小散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但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仍待健全。 在2015年年底,国内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等来自20余个机器人行业企业领袖齐聚青岛,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号召下首次集体发声,共同发出关于推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倡议: 倡导行业自律。不恶意压价、不恶意诋毁同行,共建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创建和谐、健康向上的市场环境。 提倡和谐共赢发展。正确认识行业发展规律和自身所处环境,避免重复建设,避免盲目投资。倡导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加强产业链间企业合作,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商业模式。 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强技术积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创建自主品牌,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品牌信誉。 推进国际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积极参与并共同推动统计、标准、检测认证等行业基础工作的开展,推进我国机器人统计分析、标准及检测认证体系的建立,助推行业和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多管齐下 如果说上面的是行业或者社会团体的自发倡议,那么此次三部委共同发出《通知》则是从国家层面上为行业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法。 《通知》首先提出,要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各地方、各企业要按照《“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实施指南(2016年度)》的要求,结合本地、本企业经济、技术、人才、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式和规模。引导企业加强机器人细分市场研究,理性和差异化发展机器人,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注重引导各项资源向机器人优势企业集聚,集中有限资源攻短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保护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强调了要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各地方可组建区域性机器人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载体,着力解决制约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同时可以运用市场化机制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集聚区,建立产业应用推广平台,加大机器人关键技术和产业应用技术等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通知》表明,要加强零部件等关键短板突破。着力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稳定性,联合科研机构、零部件企业、主机(装备)企业、系统集成商等多方力量,“一条龙”推进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及应用,建立上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推进产业链配套发展。 此外,在开拓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的同时要推进服务机器人试点示范。《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机器人融资租赁等符合机器人产业链特点的新型产品和业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民生重大问题,创新支持政策和应用模式,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及时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并有序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