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中国机器人产业协调健康发展,《通知》还明确要建立认证采信制度、实施工业机器人规范条件、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比如要求各地方应开放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在鼓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中,不得设立要求机器人供应商在当地投资建厂等限制性条件,以及限制其他地区企业机器人产品在本地使用的歧视性和排他性条款。 最后《通知》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支持具备条件的机器人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组建一批深度融合、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推进办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深度融合。 此后工信部还专门制定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从综合条件、企业规模、质量要求、研发创新能力、人才实力、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提出明确要求。 在企业规模方面,规范条件指出,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或年产量不低于2000台套。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销售成套工业机器人及生产线年收入总额不低于1亿元。 在研发创新能力方面,企业对其主要产品应享有知识产权,其中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和集成方案的授权专利不少于6项(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或与产品核心功能有关的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且3年内未出现侵权行为。企业单独设立研发团队/部门,每年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上一年度总营业额的4%。企业应具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或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及技术取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包括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机器人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十三五”被业内公认为是我国机器人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是像机床、工程机械那样大而不强,仅仅在国内市场群雄逐鹿,还是像家电、3c抑或高铁产业那样扬帆出海成为中国制造新的名片仍是尚未可知,但规划到细则出台,无不显示了国家对高速发展中的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毕竟作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重要的一支,机器人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传统制造的转型升级带动作用不容忽视。 (原标题:直击痛点 三部委发文整治机器人产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