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微创医疗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微创医疗董事长常兆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此前同样从事治疗血管疾病及病变的微创介入产品的乐普医疗,于去年10月30日以首批板的身份成功上市,这给了微创医疗极大的压力。
与常兆华同样兴奋的还有上海市创业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广新。早在2001年,时任张江创投副总裁的他最早投资了当时尚处于初创期的微创医疗,虽然之后因为当时国内的退出困境,张江创投不得不在2004年以极少收益的转让方式退出,但这并未影响李广新长期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关注。 不过,兴奋之余,李广新心里却有一个很清楚的账。通过对2008年之后,在深圳中小板、创业板、香港主板、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财务、产品和投资的数据分析后,李广新告诉记者,目前利润高、产品好的国内医疗器械与服务公司多数选择在境外上市,有核心竞争力、高成长的创新型企业其实并不怎么买创业板的账。 悬殊的对比 截至目前,创业板上会审核过的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共有6家,分别为乐普医疗、阳普医疗、爱尔眼科、冠昊生物、博晖创新以及金仕达卫宁(后三家未过会),它们上会时披露的信息显示,营业额、利润等财务指标均在2000万元以上,超过创业板最初规定的上市企业2年盈利1000万元的要求。 然而,净利润低却是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医疗器械公司的通病。根据上市公司去年年报披露的数据,除乐普医疗外,阳普医疗去年净利润率为19%,爱尔眼科为15%。而在中小板上市的鱼跃医疗、九安医疗以及科华恒盛也只分别达到19%、12%和15%。整体净利润率均小于20%,但市盈率平均在56倍左右。 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期在香港、美国市场上市的创生控股、康辉医疗、泰和诚医疗集团的净利润率却均大于40%,市盈率却小于25倍,即便是相对偏弱的德海尔医疗净利润率也超过了20%。 在主导产品方面,李广新告诉记者,不论是创生控股的微创骨端接骨板系统,还是康辉医疗覆盖的创伤、脊柱、颌面、胪脑几个细分领域均为关键的重大疾病治疗产品和治疗业务。相反,在他看来,阳普医疗生产的真空采血管、鱼跃医疗的制氧机、九安医疗的电子血压计,还有科华恒盛从事的不间断电源(UPS)系列产品以及配套产品的设计,均为医疗辅助耗材,长期成长能力有限。 此外,李广新提供给记者一组数据,截至2010年5月,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市值是140亿美元;美国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市值是2960亿美元。中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相差21倍。 创业板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催生一批“两高”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但就目前看来,光以医疗器械行业作为一个研究范本来看,理想与现实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创业板留不住那些利润高、产品好的国内医疗器械公司,而目前真正在国内上市的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又不强,规模偏小,无法与境外上市同行竞争。”李广新强调,“国内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应着眼于如何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平台,整合国外的产品研发以及管理资源以此来缩短差距,而不是一味地乱用超募资金,躺在市盈率高的温床上。” 无法留守的VC 其实创业板守不住的不仅是优秀企业。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曾是创业板设立时一个重要的初衷,而推动创投机构的投资向早期延伸,以此来发挥其挖掘和孵化新兴产业和企业的作用也成为了创业板的一个美好期望。 然而,事与愿违,VC正在PE化成了老生常谈。根据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王一萱的研究,截至今年6月18日,以发行价计算,创投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创业板企业的投资增值率平均为12倍。但目前VC/PE对创业板公司的投资时间较短,平均为2.25年。显然,从投资时间上来讲,过于短促。 对此,李广新颇有些无奈。他向记者指出,目前国内一般基金的存续期为7~8年,如果基金过早投入,再坚持到企业上市,通常要7年以上。上市后,创业板又要求董事单位有3年的禁售期。这样投资基金持有的股权,极有可能超过10年。 “10年早已超过了一个基金的存续期,一旦一只基金无法在存续期内顺利退出其拥有的股权,这对其运营绩效和随后的资金募集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李广新强调,“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周期内退出,迫使不少基金不得不把眼光往后端移,加速了‘临门一脚’的PRE-项目的增多。” 于是,目前有不少投资机构抱着“与其拉长战线去投VC项目,还不如短期投PE项目来得更快更实惠”的心态。当现下有一批投资人都在炫耀,不到3年的投资时间,账面能盈利几十倍时,其背后可能意味着创业板的成长还有很多路要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