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婴幼儿早期教育专题讲座”巡讲略记
时间:02-28 17:0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点击:
次
“婴幼儿早期教育专题讲座真的很生动,也很有实用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父母应该怎么做,都提到了。在讲到9至14个月的宝宝学走路时,讲座指出不应该在后面搀扶着孩子,因为这是我们逼迫宝宝去走,而不是宝宝自己愿意走。我按照讲座中教授的,蹲在宝宝前面,摊开双手,让宝宝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掌上面,慢慢地后退,让宝宝跟着你的节奏向前走。我的宝宝就是这样学会走路的,而且学得很快。”在讲座完成一个月之后的6月底,太谷县的黄先生和爱人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个讲座的实用性。他们的孩子黄铄雯正在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根据国家和省相关部门要求,2004年,我市人口计生系统开始了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的研究和推进,以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今年1月,市计生委主任韩若兰随国家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设计与实施培训团赴美国进行了培训考察,与在美的国际机构和美国政府官员、高等院校专家、社会组织管理者、独立研究机构研究者及婴幼儿早期发展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等进行了广泛接触和讨论,以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促进我市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的方案和建议。
如何才能把美国之行的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促进我市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的方案和建议,成为韩若兰回国之后一直思索的问题。3月22日,刚从美国学习考察归来的韩若兰为全市计生干部、妇联干部及婴幼儿家长近300人,作了题为《关注婴幼儿早期发展、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的专题讲座。讲座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需要遵循的原则、学习方式及存在的误区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阐述,与大家共同分享了全新的早教理念。这次讲座引起了热烈反响。讲座内容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被更多人知悉并接受。一些县市、早教机构、幼儿园等专程来请韩若兰开办讲座。这一现象,直接促成了“婴幼儿早期教育专题讲座”在全市11个县(区市)的巡讲。
每次时长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韩若兰都是结合国内外现状,用生动的实例、详实的数据和形象的图片,系统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理念。讲座首先从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入题,指出0至3岁的发展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期,而现阶段我国儿童早期教育的重点则是3至6岁的学前教育,0至3岁幼儿的早期开发、训练、培养、教育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责任单位。所以,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孩子的生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了孩子的自然成长,忽视了孩子的潜能开发、训练;关注了孩子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那么该如何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呢?韩若兰与大家分享了四个方法。首先是越早越好。孩子越小,大脑的可塑性就越大,学习的欲望也越强。其次,要相信你的宝贝。在这一阶段,只需播种,不要太在乎收获。第三,要用宝宝喜欢的方式来早教。早教不是单纯地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第四,早教最重要的是爱和鼓励。不断地给孩子传递爱和鼓励才能让其进步。第五,早教应以安全为第一。
在讲座中,韩若兰也提醒家长朋友和早教工作者要避免早期教育中的四个误区。
首先是教育对象的误解。调查发现,很多年轻父母认为只有孩子才是早教对象,却忽视了自身接受早教、提高教育水平的必要性。其次是教育目的的误解。早期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重点是能力的培养和促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自律、性格等。第三是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失足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字、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我们周围那些过早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能学有所成?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犯愁。所以错误的早期教育会让孩子深受其害,使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对美、对爱、对善的东西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足。第四是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输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其实对话、互动才是早教的本质。
在美国学习期间,韩若兰深有感触。美国的早教观念可谓源远流长,“教育从第一天起”的观念在美国家长的心中根深蒂固。美国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重视体验”多于“知识传授”,让孩子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由此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孩子从小会养成主动学习、探索的习惯,成为真正的探知者。
连续听了几遍讲座的某早教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听这样的讲座受益匪浅:“宝宝的情商发展重于智商发展,而情商发展则是在生活环境中学习适应。不要认为宝宝什么都不会做,那是错的,我们应该放手让宝宝去探索,不要给宝宝有毒的父爱母爱。”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