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文华集团董事长的肖文华,他除了处理公司事务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报纸。对他来说,报纸中有时藏着金山银山。文华集团策划部郭欢说,除收取报纸与杂志外,她每周都会为肖文华收集打印近30页纸的网上资讯。即便这样,肖文华还会自主抢先发现一些新讯息让她去了解。“肖总常说时刻都必须掌握业内最新资讯。想走在别人前面,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吸取别人的教训。” 从资讯中寻得大好商机 1987年6月,武汉市外经委在珠海成立一家开发公司,肖文华被派到该公司担任总经理。在珠海,他通过对市场的仔细观察,终于在塑料花生意上赚取了**桶金。之后,他继续在珠海谋求商机,偶然中,他在报纸上又有了新发现。 当时,《羊城晚报》报道了一家隶属于广州工艺商行的国营单位,改造成“布艺窗帘店”后迅速扭亏为盈的故事。文中一句话让肖文华心跳加快,这家店面积不超过150平米,每月盈利却超过150万元。怎样神奇的窗帘如此卖钱?当晚,肖文华揣着报纸乘火车赶到广州寻找这家店。商店生意果然火爆,店内店外密密匝匝全是顾客。这里的窗帘更是让肖文华前所未见。与印象中“一根铁丝挂块花棉布”的老式窗帘截然不同,铁丝被改装成专用轨道与挂钩,印花的织锦缎与织贡缎,被打上褶子、配上带子成套出售。商场的角落里,肖文华悄悄找到一个50多岁的老师傅了解情况。“你看到的只是零售,我们还可以承接工程咧。”这个新行业能引进到武汉去做吗?晚上,肖文华夫妇带了礼物,专程赶到老师傅家去请教。在人民南路一幢老房子里,肖文华学到许多制作新式窗帘的方法。顺着老师傅的指点,肖文华找到珠海一家名为“新红叶”的窗帘工厂。工厂里一位副总经理热情地接待了肖文华,并毫无保留地为他讲解了窗帘经营的各个环节。 果敢开店变身“窗帘大王” 1990年8月1日,肖文华的窗帘专卖店在汉口兰陵路开张。50平米的店门,租金高达5000元。面对朋友的质疑,肖文华回答道:“武汉现在没有一家正规的窗帘店,但将来一定会有,这个窗帘店我开定了。” 肖文华的果敢并没有让他失望。开业三天,新式窗帘让人们眼前一亮。肖文华特地将广州老师傅请来店中指导,“一定要有回头客,不能让顾客留下任何遗憾。”文华窗帘从选布到出品,不敢有半点马虎。从那时开始,一些武汉人慢慢形成印象,看到“文华”二字,就想到温馨漂亮的新式窗帘。 临近元旦、春节,一车车布料从杭州、珠海急运到武汉,制作车间工人连夜加班。特别是在农历新年前,有的顾客为了能挂上新窗帘过新年,在店里等着不肯走。常常是布料还没上柜,就有顾客冲上去抱着不放:“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窗帘店开张不足3月,肖文华赶紧租下对面近500平米的鞋店店面。随后又在水塔、解放路、南京路等地开设分店,文华窗帘名噪江城。肖文华成为当之无愧的武汉“窗帘大王”。 走出去发展做大产业 “武汉生意越好,越想走出去发展。毕竟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己不发展就等于是留机会被对手赶超。”此刻,又有一篇报道吸引了肖文华的注意。报道讲述了一位华裔女珠宝商人成功闯荡美国的经历。这位珠宝商创业初期在一个小城镇开设一间珠宝店,虽经营有声有色,但再怎么好也就几万人的市场容量,生意难做大。后来扩张性选址时,珠宝商听从朋友建议,选址纽约,以便辐射全美乃至更广阔的市场。结果这个女商人最终成为全球赫赫有名的珠宝商。在分析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综合条件后,肖文华据此得出结论:要占领中国市场,必须先抢滩上海。 1995年,“文华神”窗帘布艺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因当时当地没有窗帘布艺专卖店,因为用料真、做工好,文华窗帘很快吸引到一些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关注。“外地人想在上海站住脚,一定要保证品质最好。”肖文华说。 1999年,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招标,文华与来自国内外30多家公司竞争时,提出了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设计方案。承接到这项工程,文华出色地完成包括装饰、窗帘、沙发等在内的全套室内装饰。那一年,“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就在该会议中心召开,文华品牌作为产品提供商借此迅速跻身高端市场。此后,上海国际新闻中心、上海虹桥迎宾馆、银河宾馆、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客户纷纷找上门来,与文华洽谈室内装饰工程。借助这些工程项目带来的声誉,此后文华又挺进北京,同样运作良好。 如今,文华集团在全国连锁店已达到数百家,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8家全资子公司,经营类别涵盖家居布料设计生产、沙发制造、家具制造、窗帘生产与销售等家居装饰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 “现在生意已经覆盖全国,下一步必须要紧盯海外”,肖文华说,“为与国际市场接轨,明年我们还将把专卖店开到巴黎去,相关事宜正在洽谈中”。 行伍出身的肖文华做事雷厉风行。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对年过六旬的人来说,简直是“超人”所为。在肖文华的事业规划中,他还要为文华集团工作7年,才会退居二线,遇到合适的接班人就正式退休。肖文华一再强调,这7年他要努力完成两件事:培养一批新人,打造企业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